佛山日报评论员 杨丽东
回到施工围蔽本身,相关部门不妨借此机会广开言路之门,与市民进行良性互动,市民不妨积极响应,相信这八个月会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平稳度过,而在这八个月里积累下的宝贵经验,最终都将转化为城市之利、百姓之福,实现城市与市民的共荣共生。 因禅城魁奇路快速化岭南大道节点第二阶段工程施工,魁奇路岭南大道路口施工围蔽,为期八个月。从围蔽几日的情况来看,尽管未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,但部分节点和路段依然十分缓慢,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。 交通建设是大民生,大大小小的施工工程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便利和工作生活,如魁奇路、岭南大道这样的城市主干道路口施工,而且围蔽8个月,无论如何疏导,或多或少都会对周边市民的工作生活和车辆行驶带来诸多不便,这是必须承认的现实。 自施工围蔽信息发布以来,市民们在叫苦之余,或是考虑选择其他线路绕行,或是谋划其他出行方式,整个交通有条不紊,并未出现大面结拥堵甚至交通瘫痪的情况,可以说,对于施工围蔽给予了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。 针对围蔽后出现的一些问题,很多市民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反馈。比如,有市民反映,受围蔽影响周边路段的路边停车位已取消,但仍有车辆违停加剧道路拥堵;部分疏导路段划线不合理,会导致碾压黄实线违规等等,希翼能对此进行相应的监管和改善。 如果说,施工围蔽出现一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,那么,关键就在于出现了状况,市民要及时反馈,而相关部门也及时回应和主动调整落实。比如针对上述市民反映的情况,能否进行一些线路的微设计、交通标志的微调整,甚至是根据疏导线路设计一份心意满满的出行攻略等等,这些可能不会立竿见影地缓解交通压力,但却会让民意畅顺起来,从而更加理解、配合和支撑这项工作,减少因施工围蔽带来的影响和阻力。 其实,交通建设为大家,施工围蔽的本意是为了改善交通,便利市民出行,相关部门也会尽力将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。在这种情况下,交通可能会拥堵,民意却可以比以往更通畅。 换个角度来看,每一次交通施工,反过来看也是一次了解民意和提升服务的好机会,相关部门与市民积极互动、良性沟通,逐步建立起民意反馈机制、互动沟通平台,将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增强服务民生的自觉意识。 城,所以盛民也。市民是城市的主人,是城市一切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。交通建设与市民之间是一个可以彼此学习、相互成就的过程,一方面交通建设不断推进,交通惠民增加市民福祉,会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参与感;另一方面,市民积极提出建议意见,甚至奉献真知灼见,有利于交通建设广采民意,广纳民言,从而让城市交通建设实现共建共享,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发展水平。 回到施工围蔽本身,相关部门不妨借此机会广开言路之门,与市民进行良性互动,市民不妨积极响应,相信这八个月会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平稳度过,而在这八个月里积累下的宝贵经验,最终都将转化为城市之利、百姓之福,实现城市与市民的共荣共生。